【蝴蝶效應】的劇情架構出人意料,證明即使是微不足道的小改變,也可能帶來難以停止的大災難!故事敘述年輕人伊凡因為自幼心靈受創,導致他經常昏倒、喪失短期記憶力(這種失憶現象,其實是潛意識的自我保護心理機制)。由於他從小就失去重要記憶,因此所有人生大事似乎都消失在黑洞裡。長大後,他一心想要擺脫童年陰影的困擾,在一次偶然意外中,他發現了奧妙的時間旅行方法,可以回到過去,讓他佔據自己童年的身體。雖然他無法解釋這種現象,卻決定要把握住機會,改變過去、扭轉乾坤,企圖矯正已發生的錯誤,盼能避免目前破碎的人生。

然而,「過去」真的能被他改變嗎?「命運」能讓他一手掌握嗎?他逐漸發現,每當他回到「過去」所做出的任何一絲努力,都會使「現在」的生活受到牽連波動,對他自己和心愛的女人凱莉都會造成無法預見的影響,導致更多的連鎖反應,始料未及!

這一切的改變如同滾雪球般,終於造成了難以挽回的毀滅。於是,他一再回到過去,拼命和時間競賽,試圖再來彌補這樣的傷害....

【蝴蝶效應】的影片靈感來自著名的「混沌理論」,在1962年由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芝(Lorenz)提出,這篇論文中的「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意謂一件表面上看來非常微小、毫無關係的事情,在紛擾不可測的混沌中,可能扮演具影響性的關鍵角色,帶來巨大的改變。例如在北非的一隻蝴蝶舞動翅膀,會輕微改變周圍的氣壓,而這些擾動又將改變附近地方的氣壓,於是一傳十、十傳百,傳開一個月之後,位於大西洋對岸的北美洲密西西比河流域就會因為氣壓被改變,而出現狂風暴雨,甚至是龍捲風。

美國氣象學家洛倫芝提出的論文,名叫「一隻蝴蝶拍一下翅膀,會不會在德州引起龍捲風?」論述某個系統如果初期條件差一點點,結果會很不穩定,他把這種現象稱做「蝴蝶效應」。就像我們投擲骰子兩次,無論我們如何刻意去投擲,兩次的物理現象和投出的點數也不一定是相同的。

這是昨晚看的一部舊電影,蝴蝶效應....
是先並沒有看過劇情介紹,不曉得這是部什麼樣的電影
所以一開始覺得劇情好驚悚喔,加上震懾的配樂,
半夜一個人越看越恐怖...

伊凡發現自己可以回到過去,知道失去記憶時到底發生何事
他回頭找尋故人求證,不料挖出舊傷口的結果,卻造成凱莉自殺
於是他再度回到過去,想要改變歷史...
卻沒料到每一次的改變,都會影響現實中某個事件的發生,也造成不可挽救的錯誤...

我想,伊凡年幼時一再地失去記憶,除了心理對重傷後的保衛機制
或許是長大後的他,回到過去時,奪去小時候伊凡的意志導致吧....

伊凡在三度改變歷史之後,發現無論他怎麼做,都還是無法完全控制未來的發展
於是他最後選擇的是放棄對過去的改變...

人們常常會想,當初如果我怎麼樣的話,或許就不會是現在這樣了....
若有一天發現自己能夠回到過去,改變現實,
我想大概沒有人可以抵擋這種誘惑吧....
可是這就是人生吶.....
充滿變數,不能改變過去,也無法預知未來.....
在每個路口,選擇了不同方向,就會有不同的結局....
迷人之處,便在於你並不會知道,你已經站在岔路上了...
換個角度想,若是一開始就知道結局是什麼,這樣的人生不也是挺乏味的嗎?

挺有意思的一部電影....
還蠻值得一看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Frances 的頭像
    Frances

    花言小語

    Frances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